《释诂》意为以当时规范的雅正之言去训释当时认为时代较远而难以通晓的古籍中的语词。由于古代不少同义词,其实就是古代的不同方言词,因此,该篇在训释古语词时,也兼及一些方言词。每条中先列众多被训释的同义词,然后以一常见的训释词加以解释。这种对语词意义的通释方式与《释亲》以下十六篇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基本上是一对一显然不同,反映了对一般词语的意义与事物属性的分类的认识,正因为一般交流所用的词语重在求其通,故可以以一释众。
毗刘一词,有树木枝叶脱落稀疏的意思。
髳一词,有草木众多的意思。
蛊(诱惑)、 (可疑)、贰(怀疑)等词,都有怀疑的意思。
桢(主干)、翰(栋梁、骨干)、仪(立木)等词,都有主干的意思。
弼(辅佐)、棐(辅正弓弩)、辅(辅助)、比(辅助)等词,都有辅佐的意思。
疆(边疆)、界(边界)、边(边疆)、卫(边陲)、圉(边境)等词,都有边疆的意思。
昌(正当)一词,有适合、恰当的意思;敌(相当、同等)、彊(相当)、应(承当)、丁(遭逢)等词,有相当、承当的意思。
浡一词,有兴起的意思;肩(胜任)、摇(摆动)、动(动作)、蠢(虫动)、迪(动作)、俶(作、造)、厉(担任)等词,都有动作的意思。
兹(此)、斯(此)、咨(此)、呰(此)、已(此)等词,都有代词“此”的意思。
嗟(叹词)、咨(叹词,啧,表赞赏)等二词,都有表示感叹的意思。
闲(熟习)一词,有熟悉的意思;狎(习惯)、串(习惯)、贯(习惯)等词,都有习惯的意思。
曩(从前)、尘(长久)、伫(久立)、淹(久留)、留(逗留)等词,都有时间长久的意思。
逮(相与)、及(与、同)、暨(及、和)等词,都有和、同的意思。
骘(上升)、假(上升)、格(登升)、陟(登上)、跻(上升)、登(登上)等词,都有上升的意思。
挥(抛洒)、盝(干涸)、歇(完、尽)、涸(枯竭)等词,都有竭尽的意思。
挋(擦干净)、拭(揩干净)、刷(扫刷干净)等词,都有清洁、干净的意思。
鸿(代)、昏(昼夜更代)、於(代)、显(明代昏)、间(更替)等词,都有更代的意思。
馌(往田里送饭)、饟(给人送食物)二词,都有进食于人、赠送的意思。
迁(迁徙)、运(移动)二词,都有迁移的意思。
秉(拿着)、拱(执持)二词,都有执持的意思。
廞(兴、作)、熙(兴起)二词,都有兴起的意思。
卫(赞美之辞)、蹶(嘉美)、假(美好、赞美)等词,都有赞美的意思。
废(废弃)、税(释放)、赦(舍弃)等词,都有放弃的意思。
栖迟(游息)、憩(休息)、休(休息)、苦(止息)等词,都有休息的意思; (叹息)、齂(卧息)、呬(喘息)等词,都有气息的意思。
供(供给)、峙(储备)、共(供给)等词,都有供置、备办的意思。
(抚爱)、怜(怜爱)、惠(宠爱)等词,都有怜爱的意思。
娠(胎动)、蠢(虫动)、震(震动)、 (摇动)、妯(扰动)、骚(骚动)、感(撼动)、讹(活动)、蹶(动乱)等词,都有活动的意思。
覆(审察)、察(审察)、副(剖析)等词,都有详查、细究的意思。
契(割断)、灭(灭绝)、殄(灭绝)等词,都有灭绝的意思。
郡(频仍)、臻(重复)、仍(重复)等词,都有重复的意思。廼(乃)、侯(于是)等词有于是、就的意思。
迪(道理)、繇(道术)、训(教导,准则)等词,都有事理、规律的意思。其中“训”一词,还有教导的意思。
佥(都)、咸(都)、胥(都)等词,都有都、皆的意思。
育(长老)、孟(排行最大)、耆(年长者)、艾(年老者)、伯(排行第一)等词,都有年长的意思;正(官长)、伯(统领长官)二词,都有首长的意思。
艾(经历多)一词,有阅历的意思。
厤(历数)、秭(数位名称)、算(计数)等词,都有数量的意思。
历(附丽)这个词,有迫近、附着的意思。
艾(辅佐)一词,有辅助的意思;历(察视)、 (察视)二词,有察看的意思;胥一词,有辅助的意思,又有察看的意思。
乂(治理)、乱(治理)、靖(治理)、神(治理)、弗(治草)、淈(治水)等词,都有治理的意思。
颐(保养)、艾(养育)、育(养育)等词,都有养育的意思。
汱(水落)、浑(水流坠落)、陨(陨落)等词,都有坠落的意思。
际(连接)、接(连接)二词,都有接续的意思;接(敏捷)、 (飞得疾速)二词,都有敏捷、疾速的意思。
毖(谨慎)、神(谨慎)、溢(谨慎)等词,都有谨慎的意思。
郁陶(心初悦而未畅)、繇(喜)二词,都有喜悦的意思。
馘(军战中获贼耳)、 (收割庄稼)二词,都有获得的意思。
阻(阻碍)、艰(艰难)二词,都有困难的意思。
剡(锐利)、 (锋利)二词,都有锐利的意思。
允(巧言取信于人)、任(奸佞)、壬(奸佞)等词,都有巧言谄媚的意思。
俾(使令)、拼(使令)、抨(使令)等词,都有使令的意思。俾(顺从)、拼(随从)、抨(随从)、使(顺从)等词,都有随从的意思。
儴(因袭)、仍(沿袭)二词,都有沿袭的意思。
董(守正)、督(矫正)二词,都有督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