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诂》意为以当时规范的雅正之言去训释当时认为时代较远而难以通晓的古籍中的语词。由于古代不少同义词,其实就是古代的不同方言词,因此,该篇在训释古语词时,也兼及一些方言词。每条中先列众多被训释的同义词,然后以一常见的训释词加以解释。这种对语词意义的通释方式与《释亲》以下十六篇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基本上是一对一显然不同,反映了对一般词语的意义与事物属性的分类的认识,正因为一般交流所用的词语重在求其通,故可以以一释众。
享(把祭品献给祖先)一词,有孝养的意思。
珍(进献珍奇物品)、享(进献食物)二词,都有进献的意思。
纵(杂乱)、缩(物收缩致长短不齐)二词,都有紊乱的意思。
探(求取)、篡(夺取)、俘(捉取)等词,都有取得的意思。
徂(往,到,表示存在过)、在(存在)二词,都有存在的意思。
在(观察)、存(审察)、省(察视)、士(主持听察)等词,都有察看的意思。
烈(伐木之馀)、枿(伐木之馀)二词,都有残馀的意思。
迓一词,有迎接的意思。
元(人头,为首的)、良(年长的)二词,都有“为首”的意思。
荐(接连而至)、挚(到)二词,都有到达的意思。
赓(连续)、扬(继承)二词,都有继续的意思。
祔(新庙的先祖)、祪(毁庙的远祖)二词,都有祖先的意思。
即(靠近)一词,有亲近的意思。
尼(停止,制止)一词,有止息的意思。
迩(近,接近)、几(逼近)、暱(亲近)等词,都有近、接近的意思。
妥(坐定)、安(坐)二词,都有坐的意思。
貉(纶绳)、缩(以绳捆束)二词,都有绳束的意思。
貉(通“貊”,静定)、嗼(静定)、安(安定)等词,都有安定的意思。
伊(句中或句首语气词)一词,有语气词“维”的意思。伊(句中或句首语气词)、维(句中或句首语气词)二词,都有助词“惟”的意思。
时(近指代词)、寔(近指代词)二词,都有近指代词“此”、“这”的意思。
卒(完毕,终结)、猷(完毕)、假(到达、停止)、辍(停止)等词,都有完毕、终止的意思。
求(终尽)、酋(终尽)、在(终尽)、卒(终结,完毕)、就(终尽)等词,都有终尽的意思。
崩(天子之死)、薨(诸侯之死)、无禄(士之死)、卒(死亡)、徂落(死亡)、殪(死亡)等词,都有死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