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逮〔1〕、及〔2〕、暨〔3〕,与也〔4〕。
【注释】
〔1〕逮(dài):与,相连及。郭注:“~亦及也。”邵疏:“谓相及也。”《书·吕刑》:“群后之~在下。”孔疏:“群后、诸侯相与在下国。”
〔2〕及:相当于“与”、“同”。《公羊传·隐公元年》:“公~邾娄仪父盟于眛。‘~’者何?与也。”
〔3〕暨(jì):相当于“及”、“和”。《公羊传·隐公元年》:“会、及、~,皆与也。”《书·尧典》:“咨,汝羲~和。”
〔4〕与:相当于“跟”、“同”。《仪礼·士相见礼》:“~众言,言忠信慈祥。”又:相当于“和”、“同”。《战国策·燕策》:“帝者~师处,王者~友处,霸者~臣处,亡国~役处。”
【翻译】
逮(相与)、及(与、同)、暨(及、和)等词,都有和、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