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艾〔1〕、历〔2〕、〔3〕、胥〔4〕,相也〔5〕。
【注释】
〔1〕艾(yì):辅佐。王引之《述闻》:“~与乂同,乂为辅相之相。《君奭》:‘用乂厥辟。’谓用相厥辟也。”
〔2〕历:察视。《礼记·郊特牲》:“简其车赋,而~其率伍。”王引之《述闻》:“~,谓阅视之也。”
〔3〕(mì):察视。《国语·周语上》:“古者,太史顺时~士。”韦昭注:“~,视也。”
〔4〕胥(xū):观察。《诗·大雅·绵》:“爰及姜女,聿来~宇。”毛传:“~,相也。”郑笺:“于是与其妃太姜自来相可居者。”又:辅助,扶持。《方言》卷六:“~,辅也。”《广雅》:“~,助也。”《春秋·桓公三年》:“齐侯、卫侯~命于蒲。”《公羊传》:“~命者何?相命也。”
〔5〕相(xiàng):省视,察看。《说文》:“~,省视也。”又辅佐,扶助。《易·泰》:“辅~天地之宜。”孔疏:“~,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
【按语】
该条训释词“相”有辅相、相视等义。“历”“”为相视之相;“艾”为辅相之相;“胥”为相视、辅相之义。
【翻译】
艾(辅佐)一词,有辅助的意思;历(察视)、(察视)二词,有察看的意思;胥一词,有辅助的意思,又有察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