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闲〔1〕、狎〔2〕、串〔3〕、贯〔4〕,习也〔5〕。
【注释】
〔1〕闲:通“娴”。熟习。《战国策·燕策二》:“~于兵甲,习于战攻。”
〔2〕狎(xiá):习惯。《左传·襄公四年》:“边鄙不耸,民~其野。”杜预注:“~,习也。”
〔3〕串(ɡuàn):习惯。邢疏:“~,便习也。”《荀子·大略》:“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以无分得也。”杨倞注:“~,习也。”
〔4〕贯:习惯。后作“惯”。《孟子·滕文公下》:“我不~与小人乘,请辞。”赵岐注:“~,习也。”
〔5〕习:《说文》:“~,数飞也。”引申为熟悉。《管子·正世》:“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于人事之终始者也。”又引申为习惯。《论衡·本性》:“~善而为善,~恶而为恶也。”
【按语】
该条训释词“习”有二义:“闲”为熟习之习,“狎”、“串”、“贯”等词为习惯之习。
【翻译】
闲(熟习)一词,有熟悉的意思;狎(习惯)、串(习惯)、贯(习惯)等词,都有习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