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鱼》主要解释的是关于各种鱼类及其形体、特征、习性等方面的名词。龟、蛇、贝等动物本不属鱼类,古人因它们与鱼一样生活在水中,故连类而及,归入其中。
鲤(鲤鱼)。
鳣(鲟鳇鱼,俗呼黄鱼)。
又称鳀(tí),即鲇鱼。
鳢(鳢鱼,俗呼黑鱼)。
鲩(草鱼)。
鲨指吹沙小鱼,又称 。
即白鲦鱼,又称黑 。
鳛又称 (qiū),即泥鳅。
鲣即大乌鳢,又称大鲖;小的乌鳢称为 。
(pī)是大的 鱼,小的 鱼称为
即大海虾。
鲲(kūn),即鱼子(鱼苗)。
即白鳍豚,又称为 (zhú)。
(shéng)是一种小鱼的名称。
又称 鲔,即小鲟鱼。
即鲥鱼,又称当 。
即 鱼,又称 刀。
又称为鳜 ,即鳑鲏。
强大而有力的鱼称为 ( 鲸)。
又称 ,即班文鱼。
即鳟(赤眼鳟)。
鲂又称 ,即鳊鱼。
(鲥鱼)。
蜎即蚊子的幼虫,又称蠉(huán)。
蛭即水蛭,又称虮。
科斗(蝌蚪)又称活东。
魁陆(蚶子)。
蜪蚅(待考)。
鼁 即蟾蜍。在水中的蟾蜍称为黾(ménɡ)。
蜌是一种长而狭的蚌,又称螷。
蚌又称含浆。
三只脚的鳖称为能(nái)。三只脚的乌龟称为贲(fén)。
蚹蠃又称螔蝓,即蜗牛。蠃,同螺,小的螺称蜬(hán)。
螖 即海螺内寄居虫,小的螖 称 (láo)。
蜃即大海蚌,小的海蚌称珧(yáo)。
龟,行动时低头向下的称为灵龟,行动时仰头向上的称为谢龟,行动时龟甲前掩的称为果龟,行动时龟甲后掩的称为猎龟,行动时头向左斜视的称为类龟,行动时头向右斜视的称为若龟。
贝,居于陆地上的称为 (biāo),居于水中的称为蜬(hán)。大的贝称为 (hánɡ),小的贝称为
古人常以蝾螈指蜥蜴,蜥蜴指蝘蜓。蝘蜓又称守宫,即壁虎。
镻是一种毒蛇,又称 。螣即会飞的神蛇,又称螣蛇。蟒是最大的蛇类,又称王蛇。蝮虺即蝮蛇,身宽三寸,头大得像人的手臂。
鲵,俗呼娃娃鱼,大的娃娃鱼称为 。
鱼头骨形状如丁字,故称为丁。鱼肠形状如乙字,故称为乙。鱼尾形状如丙字,故称为丙。
“十朋之龟”:一称神龟,二称灵龟,三称摄龟,四称宝龟,五称文龟,六称筮龟,七称山龟,八称泽龟,九称水龟,十称火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