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1〕。
【注释】
〔1〕该条古注以为是对《易·损》“十朋之龟”的解释:神龟,邢疏:“龟之最神明者也。”灵龟,郝疏引《异物志》曰:“涪陵多大龟,其甲可以卜、其缘中叉似瑇瑁,俗名曰灵。”摄龟,郭注:“小龟也,腹甲曲折,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宝龟,《公羊传》:“宝者何?……龟青纯。”何休注:“千岁之龟,青髯,明于吉凶。……谓之宝者,世世宝用之辞。”文龟,郭注:“甲有文采者。”筮、山、泽、水、火诸龟,皆因所生处以为名。邢疏:“筮龟,在蓍丛下者;山龟,生山中者;泽龟,生泽中者;水龟,生水中者;火龟,生火中者。”
【翻译】
“十朋之龟”:一称神龟,二称灵龟,三称摄龟,四称宝龟,五称文龟,六称筮龟,七称山龟,八称泽龟,九称水龟,十称火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