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水》分为水泉、水中、河曲、九河等四类,解释关于水的各种名称。
时而出现时而隐没的泉水(泉水时有时无)称为瀸(jiān)。
井时而有水时而无水称为瀱汋。
槛泉指正出的泉水。正出,是向上涌出。沃泉指悬出的泉水。悬出,是从上溜下。氿泉指穴出的泉水。穴出,是从侧面流出。
湀(ɡuǐ)辟,指称通直的水流。过辨,指称回旋的水流。
澭(yōnɡ),是河水决出又倒流回来的支流。
指水中沙滩。
汧指称泉水流出后停积成沼泽。
异流而同源的水称为肥。
瀵是从地底喷涌而出的泉水。
水枯竭称为厬(ɡuǐ)。
从黄河流出的支流称为澭(yōng),从济水流出的支流称为濋(xínɡ),从汶水流出的支流称为 (chǎn),从洛水流出的支流称为波,从汉水流出的支流称为潜,从淮河流出的支流称为浒,从长江流出的支流称为沱,从
疏通水道让停积的水流到河泽之中称为汧(qiān),从主流分出后又流回主流的河水称为汜(sì)。
“河水清且澜漪”,大水波称为澜,小水波称为沦,直水波称为泾。
长江有支流沱水,黄河有支流澭水,汝水有支流 水。
浒,就是水边之地。
岸边水草交接之地称为湄(méi)。
“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所谓揭,是提起衣服,步行渡水。连衣涉水称为厉。从膝盖以下的水流中渡过称为揭,从膝盖以上的水流中渡过称为涉,从腰带以上的水流中渡过称为厉。
在水底潜游称为泳。
“汎汎杨舟,绋缡维之。”绋,是粗绳。缡,指船缆。
天子用船只并列而成的浮桥渡河,诸侯用相连系的四条船渡河,大夫用并列的两条船渡河,士用一条船渡河,庶人乘竹木筏子渡河。
水流入大河称为溪,流入溪中称为谷,流入谷中称为沟,流入沟中称为浍(kuài),流入浍中称为渎。
逆流而上称为溯洄,顺流而下称为溯游。
直着横渡江河称为乱。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称为四渎。所谓四渎,指的是四条从发源地一直流入大海的河流。 水泉。
水中可以居留的陆地称为洲,水中的小块陆地称为陼(zhǔ),小陼称为沚,小沚称为坻(chí)。人工建造的水中陆地称为潏(shù)。 水中。
黄河水从昆仑山流出来时,水色清白。后来容纳的支流共达一千七百条,整条河的水色变成浊黄。黄河流水百里一小弯,千里一弯一直。 河曲。
徒骇、太史、马颊、覆鬴(fǔ)、胡苏、简、絜、钩盘、鬲津(是古黄河下游九条河流的名称)。 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