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训》大抵是通释描写事物情貌的词语。被训释词一般是叠音词,且绝大部分来自《诗经》。所释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释被训释词的词汇义,如“明明、斤斤,察也”之类;一是揭示被训释词语在《诗经》特定篇目里的兴喻之义,如“颙颙、卬卬,君之德也”之类。
“徒御不惊”(挽车者与驾车者相警戒),徒,指挽车者。
襢裼,有裸露身体的意思。
暴虎,是空手不拿武器搏虎。冯河,是徒步涉水渡河。
籧篨,比喻花言巧语、谄媚奉承之徒。
戚施,比喻奴颜献媚、阿谀奉承之徒。
夸毗,指卑躬屈膝取媚于人之徒。
婆娑,翩翩起舞的样子。
擗,意即拍胸。
矜(怜悯、同情)、怜(哀怜、同情),有安慰体恤的意思。
,意为羔裘的接缝。
殿屎,意即呻吟。
帱,意即床帐。
侜张,意即欺诈。
谁昔,意即从前、过去。
不辰一词,有生不逢时的意思。
凡是以弯曲的竹篾制成的捕鱼竹篓就称为罶。
所谓鬼就是人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