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升格为“经”

《尔雅》升格为“经”,一方面由于《尔雅》是第一部上古汉语词典,在训释先秦经籍字义上,具有别的字书或后出的义书不可代替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早在西汉,最高统治集团已把《尔雅》与《论语》、《孝经》、《孟子》一起奉为“传记”了。

早在西汉初年,“汉家儒宗”叔孙通引《尔雅》数篇入《礼记》,表明汉政府对《尔雅》尊崇的态度。文帝更置《尔雅》传记博士,实际上是把《尔雅》与《论语》、《孝经》、《孟子》一样看作“准经典”。武帝时教育制度,以《论语》、《孝经》附《尔雅》作为中学的科目,《五经》为大学的科目(详王国维《汉魏博士考》)。武帝后,记载孔子学说的主要文献《论语》,及深得孔子真传、有利于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孝经》先后升格,增列为“经”,与孔子整理的《五经》并列,合称《七经》。西汉末年,刘歆创立古文经学,古文经学的着力点在名物训诂,自会赞赏古代名物训诂的开山之作《尔雅》。他撰《七略》,就据汉代教育制度,将《尔雅》附于《孝经》之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亦然。唐魏徵主编的《隋书·经籍志》则附于《论语》之后。汉唐间权威史书均不把《尔雅》归入“小学”类,而附之于《七经》之一的《论语》或《孝经》之后。

初唐以科举取士,定《五经正义》为科举标准,又在“明经”中,以《礼》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连同《易》、《书》、《诗》,合称《九经》。再加上《论语》、《孝经》,则为十一部经典。

自汉至唐,原先称作“传记”的诸如《论语》、《孝经》、《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等书,均一一升格为“经”。按照“传记”升格为“经”的成例,至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复加上《尔雅》,成《十二经》;入宋,再将《孟子》升格,于是有了《十三经》。就这样,《尔雅》在《十三经》里的序次,排在《论语》、《孝经》之后,《孟子》之前。

上一篇:定稿
下一篇:价值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