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珪大尺二寸谓之玠〔1〕。璋大八寸谓之琡〔2〕。璧大六寸谓之宣〔3〕。肉倍好谓之璧〔4〕,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注释】
〔1〕珪(guī):同“圭”。古代帝王、诸侯所执的长形玉版,上圆或尖,下方,用作凭信。
〔2〕璋:古端玉名。形如半圭,大小长短,因事而异。
〔3〕璧:玉器。平圆形,正中有孔,边宽为内孔直径的两倍。用作祭祀、朝聘、丧葬的礼器。
〔4〕肉、好(hào):古代圆形有孔的玉器或钱币孔外部分称为“肉”,孔空部分称为“好”。“肉倍好”指边宽比孔径大一倍。
【翻译】
珪长一尺二寸称为玠(jiè)。璋长八寸称为琡(chù)。璧大有六寸称为宣。边宽比孔径大一倍的称为璧,孔径比边宽大一倍的称为瑗(yuán),边宽与孔径相等的称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