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孔、魄、哉、延、虚、无、之、言,间也。

【原文】

孔〔1〕、魄〔2〕、哉〔3〕、延〔4〕、虚、无〔5〕、之〔6〕、言〔7〕,间也。

【注释】

〔1〕孔:洞穴。邢疏:“~者,穴也。”《玉篇》:“~,窍也,空也。”《淮南子·精神训》:“夫~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2〕魄(bó):同“薄”。助词,用于动词前,无实义。黄侃《音训》:“~以为语词,则《诗》之‘薄’也。”《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一说:间隙。郭注:“延、~、虚、无,皆有间隙。”

〔3〕哉:语中助词。《说文》:“~,言之间也。”桂馥《说文义证》:“言之间,即辞助。”刘淇《助字辨略》:“《诗·大雅·文王》:‘陈锡~周。’朱传:‘~,语辞。’《正字通》云:‘~之在句中者,为助语辞,为间隔之辞。’”

〔4〕延:间断,停息。王引之《述闻》:“~者,息之间也。《大诰》‘天降割于我家,不少~。’~者,间也,息也。”一说:隧道,故有间隙之意。《左传·隐公元年》:“隧而相见。”杜预注:“隧,若今~道。”

〔5〕无:空隙。郭注:“虚、~,皆有间隙。”郝疏:“~者,有之间也。”《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有,车之用。”高亨《老子正诂》:“~,谓轮之空处;有,谓轮之实体。”

〔6〕之:助词,相当于“的”。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言之间也。若‘在河~洲’之属是也。”

〔7〕言:助词。用于句中。杨树达《词诠》:“~,语中助词,无义。”《诗·邶风·泉水》:“驾~出游,以写我忧。”

【按语】

该条为“二义同条”现象。“孔”“延”“虚”“无”等实词表事物中的间隙;“哉”“之”“言”等助词表语句中的间隙。“魄”同“薄”,译文从黄侃说。

【翻译】

孔(洞穴)、延(间断)、虚(空隙)、无(空隙)等词,都表示事物中的间隙。魄(同“薄”,助词)、哉(语中助词)、之(结构助词)、言(助词)等词,表示语句中的间隙。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