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监〔1〕、瞻〔2〕、临〔3〕、涖〔4〕、〔5〕、相〔6〕,视也。
【注释】
〔1〕监(jiàn):照视。《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当于民~。’”孔传:“视水见己形,视民行事见吉凶。”
〔2〕瞻:观察。郭注:“谓察视也。”《礼记·月令》:“~肥瘠,察物色。”
〔3〕临:察视,居上视下。《诗·大雅·大明》:“上帝~女,无贰尔心。”郑笺:“~,视也。”
〔4〕涖(lì):临视。《周礼·春官·大宗伯》:“眡涤濯,~玉鬯。”(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香酒。)郑注:“~,视也。”
〔5〕(tiào):阮校作“
(tiào)”。今译从之。远望。《说文》:“
,视也。”同“眺”。《后汉书·张衡传》载《思玄赋》“流目
夫衡阿兮”,《文选》“
”作“眺”。
〔6〕相(xiàng):察看。《说文》:“~,省视也。”《书·盘庚上》:“~时民,犹胥顾于箴言。”(
xiān:奸邪,奸佞。)《释文》引马融曰:“~,视。”
【翻译】
监(照视)、瞻(察视)、临(居上视下)、涖(临视)、(远望)、相(察看)等词,都有仔细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