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噊〔1〕、几〔2〕、烖〔3〕、殆〔4〕,危也〔5〕。
【注释】
〔1〕噊(yù):诡诈。同“谲(jué)”。王引之《述闻》:“~盖谲之别体。……《说文》:‘谲,权诈也。’《三苍》曰:‘诡,谲也。’《庄子·齐物论篇》:‘恢恑憰怪。’《释文》引李注曰:‘恑,戾也。憰,乖也。’‘恑’与‘诡’同,‘憰’与‘谲’同。”
〔2〕几(jī):危险。郭注:“~,犹殆也。”《书·顾命》:“呜呼,疾大渐,惟~。”孙星衍疏:“~,危也。”
〔3〕烖(zāi):同“灾”。灾祸。《说文》:“天火曰~。”《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吊礼哀祸~。”
〔4〕殆:危险。《说文》:“~,危也。”《诗·小雅·正月》:“民今方~,视天梦梦。”郑笺:“方,且也。民今且危亡。”
〔5〕危:《说文》:“在高而惧也。”引申为危险,不安全。《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犹累卵也。”又通“诡”。诡诈。王引之《述闻》:“~则诡之假借也。《汉书·天文志》:‘司诡星出正西。’《史记·天官书》‘诡’作‘~’。《淮南子·说林篇》‘尺寸虽齐必有诡’,《文子·上德篇》‘诡’作‘~’。是‘诡’与‘危’通。”
【按语】
王引之《述闻》谓该条训释词“危”有二义:“一为危险之危,‘几、烖、殆’是也;一为诡诈之诡,‘噊’是也。”今译从之。
【翻译】
噊(诡诈)一词,有诡诈的意思;几(危险)、烖(灾祸)、殆(危险)等词,都有危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