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从、申、神、加、弼、崇,重也。

【原文】

从〔1〕、申〔2〕、神〔3〕、加、弼〔4〕、崇〔5〕,重也。

【注释】

〔1〕从:重叠。王引之《述闻》:“《大雅·既醉》篇:‘釐尔女士,~以孙子。’是~为重也。郭曰:‘随从,所以为重叠。’”

〔2〕申:重复,一再。《诗·小雅·采菽》:“乐只君子,福禄~之。”毛传:“~,重也。”

〔3〕神:亦重叠之义。郝疏:“申与~同,故《说文》:‘申,~也。’可知~亦申矣。~与伸、身并音同字通。《释名》云:‘申,身也。’申训身与申训~义亦同,故《说文》:‘从、申、神、加、弼、崇,重也。,~也。’从、申、神、加、弼、崇,重也。即身也。《诗》:‘大任有身。’毛传:‘身,重也。’郑笺:‘重谓怀孕也。’然则身中复有一身,因训为重。”一说:尊重。王念孙曰:“《礼器》曰:‘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正义曰:‘七献~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荀子·非相篇》:‘宝之珍之,贵之~之。’亦谓贵之重之也。”(见王引之《述闻》)

〔4〕弼(bì):《说文》:“辅也,重也。”郭注:“~辅(古代天子有左辅、右~)……所以为重叠。”有重复、增加之义。郝疏:“~又训重者,《方言》:‘~,高也。’《广雅》:‘~,上也。’上、高俱加字之训。”

〔5〕崇:《说文》:“~,嵬高也。”引申为积累、增多。《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毛传:“~,重也。”朱熹《集传》:“~,积而高大也。”一说:引申为轻重之重。《书·盘庚中》:“高后丕乃~降罪疾。”孔传:“~,重也。”

【翻译】

从(重叠),申(言语之重复)、神(重叠)、加(增加)、弼(重叠)、崇(山之重叠)等词,都有重复的意思。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