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缉熙〔1〕、烈、显〔2〕、昭〔3〕、晧〔4〕、颎〔5〕,光也。
【注释】
〔1〕缉熙:光明。《诗·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于光明。”郑笺:“~~,光明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者,积渐之明;而光明者,广大之明也。”
〔2〕显:《说文》:“~,头明饰也。”引申为光明、明显。邢疏:“~者,光明也。”《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毛传:“不~,~也。~,光也。”
〔3〕昭:《说文》:“~,日明也。”段注:“引申为凡明之称。”《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回于天。”郑笺:“~,光也。”朱熹《集传》:“~,光;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4〕晧(hào):同“皓”。《说文》:“~,日出貌。”段注:“谓光明之貌也。天下惟洁白者最光明,故引申为凡白之称,又改其字从白作皓矣。”《诗·陈风·月出》:“月出皓兮。”阮校:“唐石经皓作~。”陈奂《毛诗传疏》:“此言‘~兮’,借日以形月之光盛。”
〔5〕颎(jiǒng):同“炯”。明亮。《说文》:“~,火光也。”《诗·小雅·无将大车》:“无思百忧,不出于~。”毛传:“~,光也。”郑笺:“思众小事以为忧,使人蔽暗不得出于光明之道。”
【翻译】
缉熙(光明)、烈(火光)、显(光明)、昭(日明)、晧(日出的样子)、颎(明亮)等词,都有光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