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羞〔1〕、饯〔2〕、迪〔3〕、烝〔4〕,进也〔5〕。
【注释】
〔1〕羞:《说文》:“~,进献也。”《周礼·天官·笾人》:“凡祭祀共其笾荐~之实。”郑注:“荐~皆进也。未食未饮曰荐,既食既饮曰~。”
〔2〕饯(jiàn):用酒食送行。邢疏:“~者,进饮食之名也。”《仪礼·士虞礼》:“献毕未彻,乃~。”郑注:“~,送行者之酒。……故~为践。”王念孙谓~与践同。《周礼·春官·司尊彝》说的“朝践”与“朝献”其义一而已:“践”与“献”皆进也(详王引之《述闻》“饯迪进也”条)。
〔3〕迪(dí):前进。《说文》:“~,道也。”邢疏:“~者,以道而进也。”《书·泰誓下》:“尔众士其尚~果毅,以登乃辟。”孔传:“~,进也。”
〔4〕烝(zhēng):《说文》:“~,火气上行也。”引申为进献。《诗·小雅·甫田》:“~我髦士。”毛传:“~,进;髦,俊也。治田得谷,俊士以进。”
〔5〕进:进献,送上。《礼记·曲礼上》:“侍饮于长者,酒~则起。”孔疏:“‘酒~则起’者,谓长者赐侍者酒,进至侍者前,则起。侍者见酒至,不敢即饮,故起也。”
【翻译】
羞(进献)、饯(送行)、迪(前进)、烝(进献)等词,都有进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