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命〔1〕、令〔2〕、禧〔3〕、畛〔4〕、祈〔5〕、请〔6〕、谒〔7〕、讯〔8〕、诰〔9〕,告也。
【注释】
〔1〕命:命令。《说文》:“~,使也。”引申为告诉、奉告之义。《国语·吴语》:“吾问于王孙包胥,既~孤矣,敢访诸大夫。”韦昭注:“~,告之。”
〔2〕令:发出命令。《说文》:“~,发号也。”引申为告诉。《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郑笺:“欲见国君者必先令寺人使传告之。”
〔3〕禧(xǐ):郝疏:“~者,《说文》云‘礼吉也’,邵氏晋涵《正义》据徐锴本‘礼吉’作‘礼告’,与此义合矣。”黄侃《音训》:“~之言诲也。诲训晓、教,亦告之义。~训告,犹诲训晓矣。晓、告声又近。”
〔4〕畛(zhěn):祝告,致意。邢疏:“~者,致告也。”《礼记·曲礼下》:“临诸侯,~于鬼神。”郑玄注:“~,致也。祝告致于鬼神辞也。”
〔5〕祈:向上天或神明祷告求福。《说文》:“~,求福也。”《诗·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黄耇。”毛传:“~,报也。”郑笺:“以告黄耇之人。”
〔6〕请:邢疏:“~者,言告也。”《仪礼·乡射礼》:“主人答,再拜,乃~。”郑玄注:“~,告也,告宾以射事。”
〔7〕谒(yè):禀告,陈述。一般用于卑幼对尊长。《说文》:“~,白也。”《仪礼·聘礼》:“乃~关人。”郑玄注:“~,告也。”
〔8〕讯:《说文》:“~,问也。”引申为告诉。《诗·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莫肯用~。”郑笺:“~,告也。”
〔9〕诰(ɡào):告诉。特指上告下。《说文》:“~,告也。”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为上告下之字。”《易·姤》:“后以施命~四方。”
【翻译】
命(奉告)、令(告诉)、禧(告福)、畛(祝告)、祈(告求)、请(告诉)、谒(禀告)、讯(告诉)、诰(告诉)等词,都有告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