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生僻字 详见原文],款足者谓之鬲。

【原文】

鼎绝大谓之鼐〔1〕,圜弇上谓之鼒〔2〕,附耳外谓之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生僻字 详见原文],款足者谓之鬲。〔3〕,款足者谓之鬲〔4〕。

【注释】

〔1〕鼎:古代器物,多为圆腹三足两耳,盛行于商、周。《诗·周颂·丝衣》:“~鼐及鼒。” 鼐(nài):大鼎。

〔2〕圜(yuán):圆,圆形。《周礼·考工记·舆人》:“~者中规,方者中矩。” 弇(yǎn):器物上下狭小而中部宽大。《周礼·考工记·凫人》:“侈~之所由兴。” 鼒(zī):口小的鼎。

〔3〕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生僻字 详见原文],款足者谓之鬲。(yì):附耳在唇外的方鼎。郝疏:“附耳外者,言近于耳而在外之处谓之~,~犹翼也。”

〔4〕款足:王念孙曰:“~~,谓空足也。”(王引之《述闻》) 鬲(lì):古代炊具。圆口,三足,足中空而曲。郝疏:“鼎款足,谓足中空也。足中实者必直,空者必曲。”

【翻译】

最大的鼎称为鼐,圆形口小腹大的鼎称为鼒,附耳在唇外的方鼎称为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生僻字 详见原文],款足者谓之鬲。,曲足中空的鼎称为鬲。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