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洄洄〔2〕、[溃溃]〔3〕,惛也〔4〕。
【注释】
〔1〕(méng méng):迷昏不明。当作“
”。《说文》:“
,惛也。”段注:“惛者,不憭也。《释训》:‘~~、洄洄,惛也。’‘~’当作‘
’。与‘梦梦,乱也’义别。”
〔2〕洄洄(huí huí):或作“”,均为“佪佪”之假借。心中不明白。《玉篇》:“佪佪,惛也。”《潜夫论·救边》:“佪佪溃溃,当何终极。”
〔3〕溃溃(kuì kuì):或作“’,均为“愦愦”之假借。昏乱的样子。《说文》:“愦,乱也。”段注:“《大雅·召旻》:‘~~回遹。’传曰:‘~~,乱也。’按,~~者,愦愦之假借也。后人皆用愦愦。”
〔4〕惛(hūn):不明白,糊涂。《说文》:“~,不憭也。”《战国策·秦策一》:“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于教。”高诱注:“~,不明也。”
【按语】
《说文》“”篆引《尔雅》“
”。今本《尔雅》无此文。段注谓《潜夫论·救边》云“佪佪溃溃”,盖用《尔雅》文。“据《潜夫论》则《尔雅》故有‘溃溃’字。”郝疏亦云:“《尔雅》当有‘溃溃’二字,今脱去之。”现据段、郝之说补入“溃溃”二字。
【翻译】
(
)、洄洄(佪佪)、溃溃(愦愦)三词,都有糊涂、不明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