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原文】

卬〔1〕、吾、台〔2〕、予、朕〔3〕、身〔4〕、甫〔5〕、余、言〔6〕,我也〔7〕。

【注释】

〔1〕卬(áng):第一人称代词。我。郭注:“~,犹姎也,语之转耳。”邢疏:“《说文》云:女人称我曰姎。由其语转,故曰~。”《书·大诰》:“不~自恤。”孔疏:“~,我;恤,忧也。”

〔2〕台(yí):我。《书·汤誓》:“非~小子。”孔传:“非我小子。”

〔3〕朕(zhèn):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郭注:“古者贵贱皆自称~。”《诗·大雅·韩奕》:“无废~命。”郑笺:“~,我也。”屈原《离骚》:“~皇考曰伯庸。”王逸注:“~,我也。”秦以后,一般用于皇帝自称。邢疏:“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于今。”《新唐书·循吏传序》:“太宗尝曰:‘~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

〔4〕身:自身。郭注:“今人亦自呼为~。”相当于“我”。《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死,莫之养也。”

〔5〕甫(fǔ):《说文》:“~,男子美称也。”《礼记·曲礼下》:“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郭注以此作为“~”字训“我”义之例。孔疏:“某是天子之字,~是男子美称也。”可见郭注不确。古籍中尚未发现“甫”作第一人称代词之用例。

〔6〕言:《说文》:“直言曰~。”《淮南子·泰族训》:“~者,所以通己于人也。”《诗经》毛传、郑笺常训“~”为“我”。《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藏之。”毛传:“~,我也。”又《诗·大雅·抑》:“匪面命之,~提其耳。”郑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

〔7〕我: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像兵器之形。”故《说文》曰:“~,古杀字。”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又曰:“~,施身自谓也。”《易·中孚》:“~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翻译】

卬(我)、吾(我)、台(我)、予(我)、朕(我,我的)、身(我)、甫(男子美称)、余(我)、言(我)等词,都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