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矢、雉、引、延、顺、荐、刘、绎、尸、旅,陈也。

【原文】

矢〔1〕、雉〔2〕、引〔3〕、延〔4〕、顺〔5〕、荐〔6〕、刘〔7〕、绎〔8〕、尸〔9〕、旅〔10〕,陈也〔11〕。

【注释】

〔1〕矢:陈述,陈列。杨树达《尔雅略例》:“~、雉、尸同训陈,《说文》尸象人卧形,故有陈义,~训弓弩矢,知尸为本字,而~为尸之假字也。”《书·大禹谟》:“皋陶~厥谟。”孔传:“~,陈也。”孔疏:“皋陶为帝舜陈其谋。”《左传·隐公五年》:“公~鱼于棠。”杜预注:“~,亦陈也。”

〔2〕雉(zhì):陈列。郝疏:“~者,从矢声,与矢义同。”阮元《揅经室一集·释矢》认为“矢”声寓有“自此直施而去之彼”的意思:“义生于音。凡人引弓发矢,未有不平引延陈而去止于彼者(《尔雅》:“矢、~、引、延,陈也。”),此义即此音也。”一说:~为尸的假借字。见杨树达《尔雅略例》。

〔3〕引:陈述,陈列。王引之《述闻》:“《王制》、《内则》并曰:‘凡三王养老皆~年’,~年者,陈叙其年齿之多寡也。……文六年《左传》曰:‘陈之艺极,~之表仪。’~亦陈也。”

〔4〕延:布陈。邢疏:“~,铺陈也。”《国语·晋语七》:“使张老~君誉于四方。”韦昭注:“~,陈也。陈君之称誉于四方。”

〔5〕顺:《说文》:“~,理也。”引申为陈列。王引之《述闻》:“古者谓陈为~。《聘礼》曰:‘陪鼎当内廉东西北上,上当碑南陈。’《乡饮酒礼》曰:‘篚在洗西南肆。’《士冠礼》曰:‘洗有篚在西南~。’或言‘南陈’,或言‘南肆’,或言‘南~’,其义一而已矣。”

〔6〕荐:陈说,陈设。郝疏:“~进与延引义近,~、藉与铺陈义近,故又为陈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其祝史~信,无愧心矣。”杜预注:“祝史陈说之,无所愧。”

〔7〕刘:陈,铺陈。王引之《述闻》:“《逸周书·叙》曰:‘文王唯庶邦之多难,谨典以匡谬,作~法。’~法者,陈法也。”

〔8〕绎:《说文》:“~,抽丝也。”引申为陈述、陈列之义。《书·君陈》:“庶言同则~。”孔传:“众言同则陈而布之。”《礼记·射礼》:“射之为言者~也,或曰舍也。~者,各~己之志也。”孔疏:“~,陈也。言陈己之志。”

〔9〕尸:《说文》:“~,陈也。象卧之形。”《白虎通·崩薨》:“~之为言失也,陈也,失气亡神,形体独陈。”

〔10〕旅:铺陈、陈列。《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庭实~百,奉之以玉帛。”杜预注:“~,陈也。百言物备。”

〔11〕陈(chén):排列,陈列。《广雅·释诂一》:“~,列也。”《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竽瑟兮浩倡。”王逸注:“~,列也。浩,大也。言己又陈列竽瑟,大倡作乐,以自竭尽也。”

【翻译】

矢(陈列)、雉(陈列)、引(陈列)、延(布陈)、顺(陈列)、荐(陈设)、刘(铺陈)、绎(陈列)、尸(陈列)、旅(陈列)等词,都有陈列的意思。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