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尹〔1〕,正也〔2〕。皇〔3〕、匡〔4〕,正也。
【注释】
〔1〕尹(yǐn):古代官名。郭注:“谓官正也。”郝疏:“是~兼官长、君长二义。”《书·皋陶谟》:“庶~允谐。”(庶:众多。允:确实。)孔传:“~,正也。”
〔2〕正:纠正、端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焉。”又《乡党》:“君赐食,必~席先尝之。”又官长、君长。《国语·楚语上》:“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韦昭注:“~,长也。”参见https://erya.5000yan.com/1133.html〔5〕。
〔3〕皇:通“匡”。匡正。《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毛传:“~,匡也。”
〔4〕匡:端正、纠正。《诗·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王国。”郑笺:“~,正也。王曰今女出征狁,以~王国之封畿。”
【翻译】
尹(官长、君长)一词,有官长、君长的意思。皇(匡正)、匡(纠正)二词,都有端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