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逜〔1〕,寤也〔2〕。
【注释】
〔1〕逜(wù):当作“午”,《释文》:“孙本~字作‘午’。”迕逆。郭注:“相干寤。”《鹖冠子·天则》:“下之所~,上之可蔽。”陆佃注:“~之言午也。”
〔2〕寤(wù):通“啎(wǔ)”。迕逆。《左传·隐公元年》:“庄公~生,惊姜氏。”
【翻译】
逜(午)一词,有迕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