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恺悌〔1〕,发也。
【注释】
〔1〕恺悌(kǎi tì):或作“岂(kǎi)弟”。破晓出发。《诗·齐风·载驱》:“齐子岂弟。”郑笺:“此岂弟,犹言发夕也。岂读为闿,《古文尚书》以弟为,
,明也。”孔疏:“上言‘发夕’谓初夜即行;此言‘闿明’,谓侵明而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曰:“谓齐子留连久处之后,至开明乃发行耳。”
【按语】
“恺悌”或曰“岂弟”,通常解作和乐平易。但在《诗·齐风·载驱》一诗里,“岂弟”通“闿”,如郝疏说的:“恺悌者,闿
之假音也。”《广雅》:“闿,明也。”王念孙疏证:“闿之言开明也。”“
”,《说文》云:“回行也。从口,
声。《尚书》曰‘
’。
者,升云半有半无,读若驿。”《广雅》:“
,明也。”王念孙疏证谓
与奕、译、
、
、焲、
等同声之字,皆有光明之意。黄侃《音训》:“
训明,故《说文》谓之‘升云’;训行,故《说文》训‘回行’也。经传‘岂弟’,皆有闿明之义,惟《载驱》之文始兼行义耳。明与行义相因,故奕、
、驿、绎皆兼明、行二义。”
【翻译】
“恺悌”(岂弟)一词,有破晓出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