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莽〔1〕,数节。桃枝,四寸有节。粼〔2〕,坚中。、筡〔3〕,中。仲,无笐〔4〕。
〔5〕,箭萌。筿,箭。
【注释】
〔1〕莽:竹的一种。郭注:“竹类也,节间短。”郝疏:“数节,促节也。~竹节短,盖如今马鞭竹。”
〔2〕粼(lín):《释文》作。实心竹。《齐民要术》引《字林》曰:“
,竹实中。”
〔3〕(mǐn)、筡(tú):皆竹名。中空的竹子。郝疏:“
、筡皆析竹。析竹必须中空者,因以为竹名焉。”《玉篇》:“筡,竹中空也。”
〔4〕仲:中等大小的竹子。郝疏:“《释文》~或为筗,则~为中竹,非大竹也。”无笐:成行列。郝疏:“云~~者,《说文》:‘笐,竹列也。’养大竹欲得成列,中竹以下任其延布而已。”《说文》“笐”字段注:“笐之言行也,行,列也。《释草》:‘仲无笐。’盖谓竹有行列如伯仲然也。无,发声也。”
〔5〕(tái):竹笋。《说文》:“~,竹萌也。”段注:“~,从怠,与始同音,取始生之意。笋谓掘诸地中者,如今之冬笋;~谓已抽出者,如今之春笋。”
【翻译】
莽即竹节细密的竹子。桃枝即竹节之间相距四寸的竹子。粼即实心的竹子。、筡均指空心的竹子。仲,指渐成行列的中等大小的竹子。
即竹笋。筿(xiǎo)即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