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多草木,岵〔1〕。无草木,峐〔2〕。
【注释】
〔1〕岵(hù):一说,没有草木的山。《诗·魏风·陟岵》:“陟彼~兮,瞻望父兮。”毛传:“山无草木曰~。”一说:有草木的山。《说文》:“~,山有草木也。”《释名》:“山有草木曰~。~,怙也,人所怙取以为事用也。”与《尔雅》同。
〔2〕峐(gāi):阮校作“屺(qǐ)”。一说,有草木的山。《诗·魏风·陟岵》:“陟彼屺矣,瞻望母兮。”毛传:“山有草木曰屺。”一说:没有草木的山。《说文》:“屺,山无草木也。”《释名》:“(山)无草木曰屺。屺,圮也,无所出生也。”与《尔雅》同。
【翻译】
山上有草木称为岵,山上没有草木称为屺。一说:山上没有草木称为岵,山上有草木称为屺。